为何有的HR看起来业余 却做的非常好

2020-01-14 11:04

  金柚网人事资讯:前阵子,学妹KiKi跳槽到了阿里,在杭州总部,职位是新零售招聘专家,职位是P7,薪资翻了3倍。作为她的学长和学姐,我们得知这个消息都替她开心,同时也表示很震惊,尽管KiKi和我们一样,是学工商管理出身的,但她刚毕业那会压根就没做过HR,她做了3年青少年英语培训的电话销售。

文章图片来源摄图网

  后来听她说,她跟着前领导去了一家很小的猎头公司,那家公司算上她也只有3个人。

  KiKi在猎头公司依然做的是销售工作,只不过这一次,她的工作内容变得丰富了:拉客户,跑单子,见候选人,带实习生... ...两年的时间里,通过KiKi和团队的努力,这家小猎头公司始终在倒闭的边缘徘徊,她的前领导也跑路了,就只剩下KiKi和一枚刚毕业一年的小伙子。

  因为公司效益不好,他们也换了方向,从一开始年薪70W的公司高管,变成了客服、店长、厨师、叉车司机等职位。KiKi一直都很乐观,她总是说,自己就是个“人贩子”,“搬运工”。

  这样朝不保夕的日子,又过了半年。有一次,一位候选人给KiKi打电话道喜。原来,两年多前,KiKi把这位候选人推荐至杭州本地某知名超市副店长的职位,而几个月前,他已经成功跳槽到了盒马生鲜做了区域二把手。而这一次,KiKi的命运也随之改变,这位曾经的候选人,一直记得KiKi不择手段挖他的场景。他决定通过阿里的内推,把KiKi推荐至新零售的招聘岗位。

  KiKi很争气,拿到了Offer。2019年,刚好是她工作的第七年,阿里P7,年薪让人羡慕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一位看起来在招聘上有点业余,也没有真的从事过人力资源工作,却拿到几乎让所有人心仪的Offer,并且在做得不够完美的情况下,深受曾经的候选人支持。

  其实,换作我是跟着她的那位刚毕业不久的小伙子,当时也会跑路的。

  那有人会说,她完全是靠运气吧。说这个事情的时候,我想到了在知乎上,人力资源领域回答获得赞数最高的李石老师,他大学学的专业其实是数学,现在做的也非纯人力资源的工作,但他的回答去获得了HR们的最高赞。

  那些不专业的人,却鼓捣出一个大空间来,让从事专业工作的人都觉得汗颜,归根到底,就是我们HR之间常聊的一个话题:到底什么是专业?

  以前的我一直认为,专业是一种能力,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,它的表现可以是一种职业素养,一种技能水平,甚至说是一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。

  这些不能说不对,但在这些的前面,我觉得还要加上一条,专业首先是一种态度,你对待你所从事的事情的态度。

  如果你认为工作就是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,为了升职加薪,当然这种观点也对。只不过只秉持这样的观点,在有些时候,真的就比不过那些看上去比你业余,比你资质背景差的人。

  因为人家想要的东西,是会不计一切的去争取,去投入的精力,去绞尽脑汁,这些是你可能根本达不到。

  当然,必须说,很多时候光努力不足以保证你能成,坚韧性也很重要,就比如很多时候领导给你布置一个让你觉得很难的任务,有些时候他并不只是看你的结果,更有你面对困难时候的方式。KiKi从一位没有在大企业真正做过招聘工作的人,最终成为成为了阿里新零售的招聘专家,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。

  很多人会说,自己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主要是因为自己感兴趣,但你的热情能坚持多久,当这份工作充满荆棘又回报不足的时候,你会选择坚持下去吗?所以,内驱力比热情重要得多,那种不用监督,自己想把事情做好的内驱力,才是专业与否的重要条件。

  最后总结一下,在谈论专业的时候,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当然很重要,但我认为,态度和坚韧,依然要放在技能水平的前面,这是前提和基础。

  以前和一位HR朋友聊,他因为前领导奇葩,裸辞了,然后找工作找了5个月了,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坑。用他的话来说,要不面试总是遇到一些很难很奇怪问题,要么面试那天自己没发挥好,又或者企业方不太让自己满意,最后找我吐槽找工作难的问题。

  我说话不太客气,我说你找不到工作是必然的,你面试已经5个月了还找不到工作,就说明你不是一位合格的HR。在1个月2个月遇到应聘难题不知道解决还可以理解,5个月了还不知道,还没找到工作,问题不在于没有合适的公司,而问题在于你自己。

  一个能做成和不能做成的分界线,往往就在于自己愿不愿意主动思考,主动想解决办法。所以为什么有些“业余”的人能赢,这事在人力资源这个领域还真的挺常见的。

  我们怎么面对自己的事业,为了谁工作,为了谁学习,这个问题一直是需要摆在第一位考虑的。

声明:本站资讯系本网编辑转载加工后发布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hr,人事资讯